AG手机版官方登录马识途病逝享年110岁
时间:
2024-10-04
2018年10月10日,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马识途书法展和《马识途文集》发布会◆★■■■■,该丛书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,共18卷700万字,收录了《清江壮歌》《夜谭十记》等作品。104岁的马识途亲自出席。
2020年7月11日■◆◆■,北京青年报刊发了《与君有约40年 马识途无憾封笔》一文,现重发此文,以纪念马识途先生。
刘稚记得,马识途特别重视这本书的方言性,◆★★★◆“他特意说明这本书是四川话的写作,希望编辑一定要在方言上有所把握。”
《夜谭十记》出版后,韦君宜曾到成都拜访马识途◆◆◆★■■,建议他写个续篇◆★★。事实上,韦君宜与马识途的关系非同于普通的约稿写稿,他们的情义历经了大时代的考验。马识途回忆,当时韦君宜和他说★★◆■■■,“《夜谭十记》出版后反映很好,不如把你脑子里还存有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拿出来,就用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的《十日谈》那样的格式,搞一个◆★‘夜谭文学系列’。”马识途当即答应了,甚至连大计划都写好了★★◆。“不久,我就动笔写故事提纲了◆★◆★。但是不幸的是,韦君宜突然中风,没有人再继续督促我,加之我确实公务繁忙,就放下了这个写作计划◆★★◆■。”马识途写道■★■。
这一放,就是近40年。接续这项工作的,变成了上世纪90年代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刘稚★◆◆■。
2017年的一天AG手机版官方登录◆◆■■■,刘稚接到了马识途女儿马万梅的电话,希望她去一趟成都■◆◆。见面这天◆■■■■★,马识途把《夜谭续记》的手稿摊开在桌子上■◆,他说,稿子写完了■★★■,不过书稿暂时还不能交,他希望让女儿录入一遍,再检查一遍。
1982年,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韦君宜向马识途邀约创作,用文字记录其“亲历或见闻过许多奇人异事”,最后促成了《夜谭十记》的出版。1983年初版印了二十万册◆★,在当时是一个轰动的数字◆■◆★★★。
马识途的人生故事波澜壮阔,1915年出生的马识途,身兼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。解放前★★◆★★■,他长期在湖北■◆、四川★■★■★、云南等地从事地下工作;新中国成立后,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,前后出版了长篇小说《清江壮歌》《夜谭十记》《雷神传奇》等★◆,短篇小说《找红军》《接关系》《最有办法的人》等若干,长篇纪实文学《沧桑十年》等■★◆■◆。
因为其中的《盗官记》被姜文改编成电影《让子弹飞》,1983年出版的《夜谭十记》近年重新走进读者的视野■★◆★。而《夜谭续记》出版的幕后◆◆■◆,是一个时间跨度近40年有情有义的故事。为兑现当年一个约定,106岁高龄的马识途在书房“未悔斋”笔耕不辍★■★◆。
这次来京■■,除了出席活动,马识途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——把《夜谭续记》书稿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。如果说将《马识途文集》交给故乡是情归故里★★■◆★,将《夜谭续记》交给人文社则是义重如山◆■。
日前■◆,作家马识途《夜谭十记》续篇《夜谭续记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。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《夜谭十记》的续作,仍援原例:四川人以四川话讲四川故事。内容为四川十来个科员公余之暇,相聚蜗居,饮茶闲谈■★◆■■,摆龙门阵,以消永夜。
约定见面的那天,刘稚和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一起前往。马识途谈起《夜谭续记》,“虽然还有很多遗憾,也算完成了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约定,跟韦君宜的约定★◆■,总算完成了。”马识途说。
因为疫情缘故,新出版的《夜谭续记》暂时不能举办声势浩大的发布会◆★◆★★,不过◆★★,一部作品的重量显然不是由一时水花定义的AG手机版官方登录。想来,《夜谭续记》的深意◆◆■★,不仅在于高龄作者的笔耕不辍;不仅是作者把记忆的闸门打开的写作;不仅是用四川话讲述饮茶闲谈,摆龙门阵■★◆■◆◆,以消永夜的故事。在历史长河里,这是一个约定的回响■◆★。(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)
2020年7月◆★,《夜谭续记》正式出版,《夜谭续记》图书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:“谨以此书献给曾首创‘夜谭文学系列★◆■■◆’并大力推出《夜谭十记》一书的韦君宜先生,以为纪念◆◆■■◆◆。★★◆★■”
刘稚和马识途的作品可以说颇有渊源◆★:一入社,老编辑同事将《马识途讽刺小说集》的编辑任务交给她。机缘至此,刘稚与马识途的来往也就多了。“有一年,马识途来北京办事★◆★★,当时韦君宜已经病重。他和社里说,想去探望她★■◆◆★■。是我陪同马老一起去的。”这是刘稚与马识途的第一次见面■★◆◆★■,她感觉,眼前的马识途有不凡的气质:“当时马老大概70多岁,但看上去,他比实际年龄要年轻20岁。”此后★■■◆★,马识途给刘稚写过信。每次收到马老的手札,刘稚都很开心。
后来,癌症两度来袭,住院中的马识途在想,书稿或许就半途而废了吧★◆■■★◆。“家里人为我的病情担忧之际,我却想起了司马迁发愤写《史记》的故事。这激励了我,我也要发愤而作。◆■★”马识途写道。他让子女把稿纸带到医院继续写作■◆,出院后也一面积极治疗,一面坚持写作。
与新书一同到来的,是马识途一封深情的“封笔告白■★★◆■◆”。“我年已一百零六岁AG手机版官方登录,老且朽矣■★◆,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,因此,拟趁我的新著《夜谭续记》出版并书赠文友之机,特录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传统诗五首★◆,未计工拙◆★★,随赠书附赠求正,并郑重告白★◆:从此封笔■◆◆。■■★”这份告白附上了《自述》《自况》《自得》《自珍》《自惭》五首诗,“无悔无愧犹自在◆◆★■,我行我素幸识途。”《自述》一诗中★★■,马识途写道。
不过,因为种种原因◆■◆◆◆,为《夜谭十记》续篇的工作一直没有开始。“负担繁重行政工作的马老■◆★,确实没有足够精力进行文学创作,但他并未忘记自己的诺言与对文学创作的欲求,哪怕是癌症的干扰,也并没有贻误他的创作。”刘稚说。
《夜谭十记》再次回到读者的视线,是因为导演姜文把《夜谭十记》中的《盗官记》改编成《让子弹飞》。“我头脑又开始发热■★,想把原来和韦君宜一起计划好的《夜谭续记》重新完成◆◆◆,也算是纪念韦君宜。”马识途写道。准备开始动笔的时候■◆★◆■,马识途已经年逾九十■★◆,整个过程动笔又停笔,战线就拉开了。
据央视新闻消息,3月28日,记者从马识途家人处获悉■■◆★◆,革命家、作家、书法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,于3月28日19时25分去世,享年110岁■■。
谈及这次见面■■◆■◆,刘稚说,“一方面,马老因为看重这本书,只有见到编辑才放心地把书稿托付出去。另一方面,马老也是希望和编辑讲述一下这些故事的来龙去脉。◆◆■★★”刘稚回忆,马识途讲到《夜谭续记》里《树精记》这个故事的一部分灵感,来自于央视大型公益节目《等着我》带来的启发。
相关新闻
Copyright ©惠州大亚湾ag真人国际版,Ag电投,Ag亚娱官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